熱門搜索:
熱門搜索:
退火工藝中三種退火工藝特性的比較
擴散退火(均勻化退火)
適用范圍:合金鋼錠及鑄件。
目的:消除金結晶引起的枝晶偏析,使成分均勻,故又稱均勻化退火。
工藝:將鑄錠或鑄件加熱至Ac1以上,約1000 ~ 2000C,保溫10~15小時,隨爐冷卻。
特點:高溫長時間加熱。
鋼中合金元素含量越高,加熱溫度越高,高溫長時間加熱是造成顯微組織過熱的另一個原因。
因此,在擴散退火之后,需要退火或正火來消除過熱。
球化退火
使用范圍:共析或過共析成分的碳鋼和合金鋼。
目的:球化滲碳體,降低硬度,改善切削性能,為淬火做準備。
工藝:將過共析鋼加熱至AC1以上20 ~ 40左右保溫,然后緩慢冷卻至600以下,出爐空冷。
工藝特點:加熱,低溫緩冷。
當加熱溫度超過AC1線時,滲碳體開始溶解,但不溶解。此時,片狀滲碳體逐漸破碎成許多細小的鏈狀或點狀滲碳體,分散在奧氏基體上。同時,由于短期低溫加熱,奧氏
機體成分也極不均勻,所以在以后的緩慢冷卻或等溫冷卻過程中,原來的精細深碳機體點是
奧氏體富集的核心產生新的核心,并均勻地形成粒狀滲碳體。
去應力退火(低溫退火)
目的:消除鑄件、鍛件、焊件、冷沖壓零件和機械加工零件中的殘余應力。這些殘留物應該是
該力在未來的加工或使用中可能會變形或破裂。工藝:將工件緩慢加熱至600 ~ 650
,保溫時間,然后隨爐慢慢冷卻到200C,然后出爐空冷。
原創文章,轉載請注明原文章來自:匯誠盛工業爐https://www.www.fenxiangguoyuan.com.cn/
